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

       最近有些日子没和大家见面了,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“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”的话题。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比较陌生,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,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。

1.春花秋月何时了,往事知多少 是什么歌曲

2.“春花秋月何时了,往事知多少”的下一句是什么?

3.‘春花秋月何时了,往事知多少 ,路过的人 我早已忘记 经过的事 已随风而去’是哪首诗的啊

4.李煜的《虞美人》全文

5.春花秋月何时了歌曲原唱

6.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全诗

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

春花秋月何时了,往事知多少 是什么歌曲

       是费玉清演唱的歌曲《几多愁》(又名《虞美人》),是电视剧《一江春水向东流》的片尾曲。歌词如下:

       作词:李煜《虞美人》

       作曲:谭健常

       编曲:屠

       颖

       演唱:费玉清

       春花秋月何时了

       往事知多少

       小楼昨夜又东风

       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

       雕栏玉砌应犹在

       只是朱颜改

       问君能有几多愁

       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

“春花秋月何时了,往事知多少”的下一句是什么?

       虞美人·春花秋月何时了

       朝代:五代

       作者:李煜

       原文:

       春花秋月何时了?往事知多少。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。

       雕栏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。问君能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(雕栏 通:阑)

       翻译

       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,往事知道有多少!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,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,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。

       精雕细刻的栏杆、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,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。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,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。

       赏析

       作者:蒋雅云

       作为一个“好声色,不恤政事”的国君,李煜是失败的;但正是亡国成就了他千古词坛的“南面王”(清沈雄《古今词话》语)地位。正所谓“国家不幸家幸,话到沧桑语始工”。《虞美人》就是千古传诵不衰的著名诗篇。

       这首词刻画了强烈的故国之思,取得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效果。“春花秋月”这些最容易勾起人们美好联想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,他劈头怨问苍天:年年春花开,岁岁秋月圆,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?一语读来,令人不胜好奇。但只要我们设身处地去想象词人的处境,就不难理解了: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,这些美好的事物只会让他触景伤情,勾起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,今昔对比,徒生伤感。问天天不语,转而自问,“往事知多少。”“往事”当指往昔为人君时的美好生活,但是一切都已消逝,化为虚幻了。自然界的春天去了又来,为什么人生的春天却一去不复返呢?“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。”“东风”带来春的讯息,却引起词人“不堪回首”的嗟叹,“亡国之音哀以思”,大抵只能如此吧。让我们来想象:夜阑人静,明月晓风,幽囚在小楼中的不眠之人,不由凭栏远望,对着故国家园的方向,多少凄楚之情,涌上心头,又有谁能忍受这其中的况味?一“又”字包含了多少无奈、哀痛的感情!东风又入,可见春花秋月没有了结,还要继续;而自己仍须苟延残喘,历尽苦痛折磨。“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”是“月明中不堪回首故国”的倒装。“不堪回首”,但毕竟回首了。回首处“雕栏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”。想象中,故国的江山、旧日的宫殿都还在吧,只是物是人非,江山易主;怀想时,多少悲恨在其中。“只是”二字以叹惋的口气,传达出无限怅恨之感。

       以上六句在结构上是颇具匠心的。几度运用两相对比和隔句呼应,反复强调自然界的轮回更替和人生的短暂易逝,富有哲理意味,感慨深沉。一二两句春花秋月的无休无止和人间事的一去难返对比;三四两句“又东风”和“故国不堪回首”对比;五六两句“应犹在”和“改”对比。“又东风”、“应犹在”又呼应“何时了”;“不堪回首”、“朱颜改”又呼应“往事”。如此对比和回环,形象逼真地传达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。

       最后,词人的满腔幽愤再难控制,汇成了旷世名句“问君能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”。以水喻愁,可谓“前有古人,后有来者”。刘禹锡《竹枝词》“水流无限似侬愁”,秦观《江城子·西城杨柳弄春柔》“便作春江都是泪,流不尽,许多愁”。这些诗句或失之于轻描淡写,或失之于直露,都没有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”来得打动人心,所谓“真伤心人语”也。把愁思比作“一江春水”就使抽象的情感显得形象可感。愁思如春水涨溢恣肆,奔放倾泻;又如春水不舍昼夜,无尽东流。形式上,九个字平仄交替,读来亦如满江春水起伏连绵,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全表达出来了。以这样声情并茂的词句作结,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,合上书页,读者似也被这无尽的哀思所淹没了。

       全词抒写亡国之痛,意境深远,感情真挚,结构精妙,语言清新;词虽短小,余味无穷。难怪王国维有如是评价:“唐五代之词,有句而无篇。南宋名家之词,有篇而无句。有篇有句,唯李后主降宋后之作,及永叔、子瞻、少游、美成、稼轩数人而已。”(《人间词话》删稿之四○)

‘春花秋月何时了,往事知多少 ,路过的人 我早已忘记 经过的事 已随风而去’是哪首诗的啊

       南唐后主 ?李煜 ?《虞美人》

       春花秋月何时了,往事知多少?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!

       雕栏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。问君能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

       “春花秋月何时了,往事知多少”的下一句: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!

       译文

       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,往事知道有多少?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,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,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!

       精雕细刻的栏杆、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,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。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,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。[1]

       背景

       此词与《浪淘沙·帘外雨潺潺》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,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(978年),是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。宋太祖开宝八年(975年),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,李煜奉表投降,南唐灭亡。三年后,即太平兴国三年,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,李煜对徐铉叹曰:“当初我错杀潘佑、李平,悔之不已!”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,李煜写下了这首《虞美人》词。

       作者简介

       李煜,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,961年-975年在位,字重光,初名从嘉,号钟隐、莲峰居士。汉族,彭城(今江苏徐州)人。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,于宋建隆二年(961年)继位,史称李后主。开宝八年,宋军破南唐都城,李煜降宋,被俘至汴京,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、违命侯。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《虞美人》而被宋太宗毒死。李煜虽不通政治,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。精书法,善绘画,通音律,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,尤以词的成就最高。千古杰作《虞美人》、《浪淘沙》、《乌夜啼》等词。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,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,被称为“千古词帝”。

李煜的《虞美人》全文

       虞美人

       南唐李煜

       春花秋月何时了,

       往事知多少。

       小楼昨夜又东风,

       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。

       雕栏玉砌应犹在,

       只是朱颜改。

       问君能有几多愁,

       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

       注释

       [编辑本段]

       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,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,因以为名。又名《一江春水》、《玉壶水》、《巫山十二峰》等。双调,五十六字,上下片各四句,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。

       ②了:了结,完结。

       ③砌:台阶。雕阑玉砌: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。应犹:一作“依然”。 

       ④朱颜改: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。 

       ⑤君:作者自称。能:或作“都”、“那”、“还”、“却”。

       背景

       [编辑本段]

       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。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,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。那么,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。

       赏析

       [编辑本段]

       全词以问起,以答结;由问天、问人而到自问,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、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,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,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。

       诚然,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,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“雕栏玉砌”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。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,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:

       “春花秋月”人多以美好,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“了”却;小楼“东风”带来春天的信息,却反而引起作者“不堪回首”的嗟叹,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,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,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,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,是真切而又深刻的。

       结句“一江春水向东流”,是以水喻愁的名句,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,无穷无尽。同它相比,刘禹锡的《竹枝调》“水流无限似侬愁”,稍嫌直率,而秦观《江城子》“便作春江都是泪,流不尽,许多愁”,则又说得过尽,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。

       评析

       [编辑本段]

       可以说,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,在很大程度上,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,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,又抽象化: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——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,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——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,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己类似的情感。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,却都可以具有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”那样的外部形态。由于“形象往往大于思想”,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。

       [韵译]

       春花开落秋月圆缺年年岁岁,

       往往复复到何时才算完呢?

       人生短暂,转眼多少往事成空。

       小楼昨夜又东风,

       不忍回首啊,月下故国在我手中毁灭,

       宫中亭台楼阁也许还在吧,

       只是流连于那的人容貌已改,

       人生就意味着无尽的悲愁,

       若问你的愁苦有多少,

       我知道,恰如一江春水不分昼夜,滚滚东流。

春花秋月何时了歌曲原唱

       《虞美人·春花秋月何时了》五代:李煜

       春花秋月何时了?往事知多少。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。

       雕栏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。问君能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(雕栏 通:阑)

       释义:

       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结束,往事知道有多少!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,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。

       精雕细刻的栏杆、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,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。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,就像那不尽的春江之水滚滚东流。

       注释:

       1、此调原为唐教坊曲,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,因以为名。又名《一江春水》、《玉壶水》、《巫山十二峰》等。双调,五十六字,上下片各四句,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。

       2、了:了结,完结。

       3、砌:台阶。雕栏玉砌: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。

       4、应犹:一作“依然”。 

       5、朱颜改: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。 

       6、君:作者自称。能:或作“都”、“那”、“还”、“却”。

       作者简介:

       李煜(937—978),南唐后主。初名从嘉。字重光,号钟隐。李璟第六子。

       创作背景:

       此词与《浪淘沙·帘外雨潺潺》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,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(978年),是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。宋太祖开宝八年(975年),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,李煜奉表投降,南唐灭亡。

       三年后,即太平兴国三年,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,李煜对徐铉叹曰:“当初我错杀潘佑、李平,悔之不已!”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,李煜写下了这首《虞美人》词。

       

扩展资料:

       《虞美人》是李煜的代表作,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。相传他于自己生日(七月七日)之夜(“七夕”),在寓所命歌妓作乐,唱新作《虞美人》词,声闻于外。宋太宗闻之大怒,命人赐药酒,将他毒死。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,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。

       “春花秋月何时了,往事知多少!”三春花开,中秋月圆,岁月不断更替,人生多么美好。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,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?“春花秋月何时了”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,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。

       回首往昔,身为国君,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,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?据史书记载,李煜当国君时,日日纵情声色,不理朝政,枉杀谏臣……透过此诗句,我们不难看出,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,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,多少也有悔恨之意。

       “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。”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,春花又将怒放。回想起南唐的王朝、李氏的社稷——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。诗人身居囚屋,听着春风,望着明月,触景生情,愁绪万千,夜不能寐。

       一个“又”字,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,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。 “又”点明了“春花秋月”的时序变化,词人降宋又苟活了一年,加重了上两句流露的愁绪,也引出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。

       百度百科——虞美人·春花秋月何时了

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全诗

       歌曲原唱:孟庭苇。

       《春花秋月何时了》是由孟庭苇演唱,李煜、李安修作词,谭健常、陈耀川作曲,于海航编曲的歌曲,于2018年4月6日发行,收录于专辑《经典咏流传第9期》中。

       中文名:春花秋月何时了

       所属专辑:《经典咏流传第9期》

       歌曲时长:3分45秒

       歌曲原唱:孟庭苇

       编曲:于海航

       发行日期:2018年4月6日

       作词:李煜、李安修

       作曲:谭健常、陈耀川

歌曲歌词

       春花秋月何时了

       往事知多少

       小楼昨夜又东风

       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

       雕栏玉砌应犹在

       只是朱颜改

       问君能有几多愁

       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

       风中有朵雨做的云

       一朵雨做的云

       云的心里全都是雨

       滴滴全都是你

       风中有朵雨做的云

       一朵雨做的云

       云在风里伤透了心

       不知又将吹向那儿去

       雕栏玉砌应犹在

       只是朱颜改

       问君能有几多愁

       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

       雕栏玉砌应犹在

       只是朱颜改

       问君能有几多愁

       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

       问君能有几多愁

       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

       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

       以上内容参考:百度百科-春花秋月何时了

       李煜《虞美人·春花秋月何时了》

       春花秋月何时了?往事知多少。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。

       雕栏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。问君能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

       李煜,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,961年-975年在位,字重光,初名从嘉,号钟隐、莲峰居士。

       李煜虽不通政治,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。精书法,善绘画,通音律,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,尤以词的成就最高。

       千古杰作《虞美人》、《浪淘沙》、《乌夜啼》等词。

       全词以明净、凝练、优美、清新的语言,运用比喻、比拟、对比、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,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。

       今天关于“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”的探讨就到这里了。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“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”,并从我的答案中找到一些灵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