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大皆空什么意思_佛教讲四大皆空什么意思

       对于四大皆空什么意思的问题,我有一些专业的知识和经验,并且可以为您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建议。

1.六根清净,四大皆空是什么意思

2.四大皆空什么意思?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?

3.四大皆空,六尘飞,是什么意思

4.佛说无欲无求才是人生真谛,谁能告诉我四大皆空指什么

四大皆空什么意思_佛教讲四大皆空什么意思

六根清净,四大皆空是什么意思

       “六根清净,四大皆空”的意思是已没有任何欲念,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。“六根清静”出处:《法华经·法师功德品》:“以是功德,庄严六根,皆令清静。”“四大皆空”出处:《道德经》:“故道大、天大、地大、人亦大。域中有四大,而人居其一焉。”

       “六根”是指眼(视根)、耳(听根)、鼻(嗅根)、舌(味根)、身(触根)、意(念虑之根)。眼根贪色、耳根贪声、鼻根贪香、舌根贪味、身根贪细滑、意根贪乐境。有贪,就必有嗔。

       “四大”是指构成我们这个色身及外在世界的四大元素。即地大、水大、火大、风大。在人体中,地大指骨骼肌肉等坚固物质;水大指唾液、血液、尿液等湿性物质;火大指温度;风大指呼吸、气。饮水冷暖自知。

四大皆空什么意思?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?

       四大皆空是一个汉语成语,拼音是sì dà jiē kōng,四大皆空是佛教用语,出自《四十二章经》二十:“佛言当念身中四大,各自有名,都无我者。”佛教以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为构成物质的元素。四大皆空谓构成一切万物 的元素都非实有,无自性。

       四大的观念是人类对于宇宙本体的初期探索而得的结果,在东西方的哲学思想史上几乎有着同样的趋势,比如:中国书经所记的“水、火、金、木、土”五行,印度本集所说的世界形成是基于“地、水、风、火、空”的五种自然因素。

       希腊古哲学家恩比多克里斯也曾提出“气、水、土、火”为宇宙间不变的四大元素 。总之,不论五行也好,五大也好,四大也好,都是指的物理界的基本元素。

       佛教讲“四大皆空”,比如山岳土地属于地大,海洋河川属于水大,阳光炎热属于火大,空间气流属于风大。如把它们化为人体生理的,比如毛发骨肉属于地大,血液分泌属于水大,体温属于火大,呼吸属于风大;

       若从四大的物性上说,坚硬属于地大,湿润属于水大,温暖属于火大,流动属于风大。但是不论如何分析四大,四大终属于物质界而无法概括精神界。物理现象是如此,生理现象也是如此。

       四大不是指的根本元素,而是指的物态的现象,是假非实,是幻非实,对于物象的形成而言仅是增上缘而非根本法,虽也承认四大为物象的种子,但不以为四大是物象的真实面貌 。

四大皆空,六尘飞,是什么意思

       词目

        四大皆空

        发音

        sì dà jiē kōng

        释义

        四大:古印度称地、水、火风为“四大”。佛教用语。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。是一种消极思想。

        引用

        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十四回 摆花酒大闹喜春堂 撞木钟初访文殊院 ...傅的法号,上一个字可是‘水月镜花’的‘镜’字,下一个字可是‘ 四大皆空 ’的‘空’字?”老尼道:“一个字不错,上一字乃是清静的... 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十二回 走捷径假子统营头 靠泰山劣绅卖矿产 ...了皮条,反丝毫不着痕迹,因为徐大军机相信他,总说他是出家人, 四大皆空 ,慈悲为主,凡是和尚托的人情,无论如何,总得应酬他。和... 《后西游记》第三十九回 到灵山有无见佛 得真解来去随心 ...道:“圣僧既为唐王来求解,也该叫唐王尽个人情;今见圣僧到此, 四大皆空 ,不好开口,只是太便宜了些。”唐半偈忙合掌称谢。小行者... 《绿野仙踪》第五回 惊存亡永矢修行志 嘱妻子割断恋家心 ...潘老爷暴亡,可见大限临头,任你怎么年少精壮,亦不能免。我如今 四大皆空 ,看眼前的夫妻儿女,无非是水月镜花,就是金珠田产,也都... 《八仙得道》第三回 试道心特设迎龙闸 解凡体投入孝女怀 ...酒,请道姑随便用些。那道姑也不客气,杯到酒干,饭来肚送,吃得 四大皆空 ,道声谢,出门急走。老胡夫妻慌忙相送。一出门外,便不见... 《八仙得道》第六十六回 圣母回山明冤案 鬼吏徇情借贞魂 ...出世以后,家中死人、水灾、回禄,相继而起。好好一个人家,弄得 四大皆空 。到这孩子长大起来,虽然也读得满腹经纶,可是家破人亡,... 《海游记》第二十七回 远来船上二女见王妃 新造殿中众官宴 ... ...:“因他们成了仙佛,所以不疑。”苗王道:“仙则六根清净,佛则 四大皆空 ,那有包揽词讼的仙,酒色财气的佛?若说广施行善,自应由... 《江湖奇侠传》第四十七回 探消息误入八阵图 传书札成就双鸳侣 ...。看石上字道:  收拾起大地河山一担装, 四大皆空 相。历尽了渺渺穷途,漠漠平林,磊磊高山,滚滚长江。... 《水浒后传》第31回 马国主游春逢羽客 共丞相访道遇番僧 ...?”道士道:“普天 *** ,随地跌坐,说不得从何处来。胞胎浑沌, 四大皆空 ,没甚姓名。”国主道:“出家有何好处?”道士道:“出家... 《济公全传》第二百三十回 无空僧功满归莲径 印铁牛行贿入灵隐 ...宝物说送人就送人。”济公哈哈只笑,说:“出家人讲究一尘不染, 四大皆空 。你等说那是宝物,要我看那是无用之物。只可惹祸招灾,不... 《花月痕》第十三回 中奸计凌晨轻寄柬 断情根午夜独吟诗 ...红卿也置之度外,又晓得痴珠指日可以相见,便像得道的禅师一般, 四大皆空 , *** ,呼呼的睡着了。正是: ... 《雍正皇帝》七十一回 雪沉冤巡抚动酷刑 焚元凶池鱼受诛连 ...杀气氛。田文镜高举火把,口中念偈道:  嗟尔二师, 四大皆空 。  今日西去,吾其送行。  此世...

佛说无欲无求才是人生真谛,谁能告诉我四大皆空指什么

       1、四大皆空

       四大皆空是指道空、天空、地空、人空。

       词语解释

       古时儒家对佛教理论的偏见。后为大乘佛法继承并究竟圆满地阐述了其产生,忍辱的真相。

       字词解释

       四大:古代称:忠孝仁义 为“四大”。

       例如:对不孝的形容,不孝有三(种),无后为大!

       出家人四大皆空:对于出家人,不能以忠孝仁义来衡量处事标准!

       成语出处

       胞胎浑沌,四大皆空,没甚姓名(出家后,不姓在家姓,法名姓:释)。(清·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三十一回)

       她信奉佛教,自觉心无牵挂。

       2、六尘

       六尘

       依于六根所接之尘有六:谓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,它是为六尘。尘即染污之义,以能染污情识之故。

       一.色:谓眼所见者,如明暗质碍等。以能染污眼根,故谓色尘。

       二.声:谓耳所闻者,如动静美恶等。以能染污耳根,故谓声尘。

       三.香:谓鼻所嗅者,如通塞香臭等。以能染污鼻根,故谓香尘。

       四.味:谓舌所尝者,如咸淡甘辛等。以能染污舌根,故谓味尘。

       五.触:谓身所感者,如离合冷暖等。以能染污身根,故谓触尘。

       六.法:谓意所知者,如生灭善恶等。以能染污意根,故谓法尘。

       此之六尘,尚有其他六欲、六入、六处、六境、六贼等名义,兹不繁及。

扩展资料

       四大,是梵文的意译,也叫"四界",具体指的是地、水、火、风。印度古代认为这四种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元素,故名之为四大。除含有上述意义外,主要指的是坚、湿、暖、动四种性能。就是说地的属性是坚、水的属性是湿、火的属性是暖,风的属性是动。

       这四种属性具有形成有形有相的地、水、火、风四种元素的功能,所以可以叫性能。又由于四种属性是从功能上来意识到它的存在、无形象去认识它,因此佛教称这四种属性为"能造四大"。而由四种属性所表现的有形有质,可以通过视觉去见到的地、水、火、风为"所造四大"。

       佛说一切皆空,有些人误会了,以为这样也空、那样也空,什么都空,什么都没有,横竖是没有,无意义,这才坏事干、好事也不做,糊糊涂涂地看破一点,生活下去就好了。

       其实佛法之中空的意义是有着最高的哲理,诸佛菩萨就是悟到空的真理者。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,反而是样样都有。世界是世界,人生是人生,苦是苦,乐是乐,一切都是现成的,佛法之中明显的说到有邪有正、有善有恶、有因有果,要弃邪归正、离恶向善,作善得善果,修行成佛。

百度百科-四大皆空

百度百科-六尘

       对“四大皆空”的解释常见的有:1、“佛教用语,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。”(《现代汉语词典》商务印书馆2002年5月增补本)2、“指宇宙间的一切,包括人身在内都是虚幻的。(《汉语成语大词典》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版)”3、“谓世间万事皆虚,并不存在。”(《成语俗语词典》商务印书馆1992年1月版)4、“佛教用语。泛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。是虚无主义的反映。”(《汉语成语分类词典》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8月版)笔者认为,这些解释均曲解了佛法“缘起性空”的本义,容易误导人们把“四大皆空”当作绝对的虚无,以至于有人把其作为及时行乐或消极处世的借口和依据

       佛教所讲的四大,是指‘地、水、火、风’的四大物质因素。

       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从心理与物理的媒介功能上说,称为六根 是正确的,

       §四大皆空怎么讲?

       ‘四大皆空’,空去那四个大呢?

       四大皆空,佛教所讲的四大,是指‘地、水、火、风’的四大物质因素

       不懂佛法的人,他会脱口而出地告诉你:‘空了酒、色、财、气,就是四大皆空嘛!’

       其实,这与佛教所说的四大皆空,根本是牛头不对马嘴。因为佛教所讲的四大,是指‘地、水、火、风’的四大物质因素。

       四大的观念,也不是佛教发明的,这是人类对于宇宙本体的初期探索而得的结果,在东西方的哲学思想史上,几乎有著同样的趋势。比如中国书经所记的‘水、火、金、木、土’五行;印度古吠陀本集所说的世界形成,是基于‘地、水、风、火、空’的五种自然因素;希腊古哲学家恩比多克里斯(Empedocles),也曾提出‘气、水、土、火’为宇宙间不变的四大元素。

       总之,不论五行也好,五大也好,四大也好,都是指的物理界的基本元素,如果仅限于此而胶著于此,那么,发展的结果,便是唯物论者,所以,这些思想,也是唯物论的先驱。

       佛教讲四大皆空,是沿用著印度固有的思想而再加以深刻化及佛教化的,因为地、水、火、风的四大元素,是宇宙物理的,比如山岳土地属于地大,海洋河川属于水大,阳光炎热属于火大,空间气流属于风大。如把它们化为人体生理的,比如毛发骨肉属于地大,血液分泌属于水大,体温属于火大,呼吸属于风大;若从四大的物性上说,坚硬属于地大,湿润属于水大,温暖属于火大,流动属于风大。但是,不论如何地分析四大,四大终属于物质界而无法概括精神界的。所以唯物论者以四大为宇宙的根源,佛教则绝不同意这样的说法

       四大皆空 佛教把一切物质现象(色法)归纳为四种基本要素,即坚性的“地”、湿性的“水”、暖性的“火”、动性的“风”,谓之“四大”。四大可分为内、外两大类:同心识和合而形成众生肉体的为“内四大”;不同心识和合而形成山河大地等的为“外四大”。通常从前者的意义引申,称人身为“四大”,如清·李斗《扬州画航录·虹桥录上》:“六十岁来一梦轻,飘然四大御风轻。”后因称看破红尘,身无牵挂的超脱态度为“四大皆空”。如《水浒后传》第三一回:“胞胎浑沌,四大皆空,没甚姓名。”(

       好了,关于“四大皆空什么意思”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。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“四大皆空什么意思”有更全面、深入的了解,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。